Ⅰ.考試性質
藥學綜合能力是為高等院校招收藥學類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是具有選拔性質的入學考試科目,作為學校命題和考生復習的依據,注重測評考生的綜合能力和基本素質,要求考生具有堅實、系統和寬廣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理論以達到重點院校藥學和相關專業本科生應具有的學識和水平。
Ⅱ.考查目標
1. 藥學綜合考試包括藥劑學、藥理學。要求考生較為全面系統地掌握藥劑學、藥理學的基本概念,具備較強的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處方設計、基本理論、制備工藝和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技術學科,它的基本任務是將藥物制成符合各項質量標準的制劑,并將其應用于臨床,發揮預防、治療和診斷作用。培養學生具有劑型與制劑的設計、制備和生產以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為從事藥劑學工作、合理制藥用藥、保證用藥安全、充分發揮藥效、研究探討新劑型和新品種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學科需掌握主要劑型設計的基本理論、處方分析、制備過程和質量要求,
重要輔料的性能、特點、用途和選用原則,制劑中藥物降解的途徑、規律和影響因素及穩定性實驗方法;熟悉制劑配伍中常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原理及一般處理原則;了解現代劑型給藥系統的基本類型、特點、一般制備方法和重要單元操作及主要設備的原理和應用。熟悉各種劑型的定義和特點。
3. 藥理學是基礎醫學和臨床藥學的主干學科,也是醫學和藥學、基礎和臨床的橋梁學科,在新藥研究過程中,藥理學在新藥靶點的研究,新藥的成藥性評價,臨床前藥效學、藥代學的研究中至關重要,因此,要求考生們在學習領會藥理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掌握藥理學的基本概念和藥理學每章節的經典藥物,包括每章節代表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藥代動力學及不良反應;熟悉藥理學中代表藥物以外的每個藥物,熟悉藥理學研究的 新進展。本考試大綱,并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其中 10%的內容為新藥的 新研究進展,希望大家關注藥理學的進展。
Ⅲ.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3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藥劑學 150 分,藥理學部分為 150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約 50%)、簡答題(約 30%)、綜合應用題(約 20%)
?、艨疾閮热?/p>
一、藥劑學
?。ㄒ唬┚w論
1. 藥劑學的概念、藥物傳遞系統。
2. 藥劑學的重要性;劑型的分類方法;輔料在藥物制劑中的重要作用;藥典在藥劑學中的法規作用;GLP、GCP 與 GMP;藥劑學的分支學科;藥劑學的沿革與發展。
?。ǘ┧幬镂锢砘瘜W相互作用
1. 范德華力、氫鍵、疏水相互作用和離子鍵的概念。
2. 傳荷絡合作用及用途、離子交換作用。
3. 藥物與包材的相互作用、藥物與蛋白的相互作用
?。ㄈ┧幬锶芙馀c溶出及釋放
1. 溶解度測定及影響因素,溶出速度表示方法,漏槽的概念。提高溶解速
度方法。
2. 增加溶解度方法,尤其是增溶、助溶劑、潛溶概念及其作用,固體分散體重要概念制備方法及常用材料、常用物相鑒定方法。
3. 環糊精分類,包合物常用制備方法、熱分析法的物相鑒定。
4. 滲透壓概念,等滲與等張,粘度與表面張力,藥物 pH 與 pKa 概念。
5. 溶出原理,釋放度測試緩釋制劑釋放度測定時間點要求,藥物釋放類型數學擬合模型種類。
?。ㄋ模┍砻婊钚詣?/p>
1. 表面活性劑的概念、種類與理化性質,在藥劑學中重要作用,臨界膠束濃度概念,親水親油平衡值。
2. 表面張力,潤濕,吸附概念。
?。ㄎ澹┪⒘7稚Ⅲw系
1. 分散介質,分散相概念特點意義。
2. 沉降平衡,雙電層結構原理,ζ電位作用。
3. 絮凝、空間穩定理論,微粒聚結動力學。
(六)流變學基礎
1. 流變學概念,流體性質(牛頓和非牛頓流體分類、觸變性)
2.黏度測定方法及原理,流變學藥劑學應用(穩定性、可擠壓、涂展性、通針性、滯留性、控釋),不同制劑制備影響。
?。ㄆ撸┮后w制劑單元操作
1. 制藥用水分類,活性炭作用,過濾機制,助濾劑定義、作用。
2. 滅菌定義,物理滅菌法分類及特點,化學滅菌法種類,滅菌驗證,F0 值含義,計算方法。
3. 凈化分級標準,層流含義。
?。ò耍┮后w制劑
1. 液體制劑分類,常用輔料作用,附加劑作用,能夠對常見液體制劑組方進行分析。
2. 高分子溶液劑特點,溶膠劑雙電層構造溶膠性質,制備。
3. 混懸劑穩定性原理,常見添加劑,質量評價方法。
4. 乳化劑分類及作用,穩定性涉及的概念,如分層、絮凝、轉相、合并等,質量評價方法。
?。ň牛┳⑸鋭?/p>
1. 注射劑的定義、分類、特點和質量要求;注射劑常用的溶劑和附加劑;注射劑的一般工藝流程及典型品種的制備工藝;大容量注射液的概念、種類、制備工藝和質量評價;注射用無菌粉末制品的概念和制備方法。重點:質量控制,熱原概念,常用添加劑作用。大容量注射劑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方法,尤其是熱原除去方法。
2. 注射用無菌粉末質量要求,冷凍干燥原理。
?。ㄊ┓垠w學
1. 粉體學概念,粉體粒徑的分類及不同粒徑的表示方法,粉體密度的分類及測定方法,粉體流動性的表征方法。
2. 粉體的黏附性、凝聚性及壓縮成型性。
(十一)固體制劑的單元操作
1. 粉碎、混合、制粒與干燥的概念與影響因素
2. 粉末分級及篩分定義,藥篩分類。
3. 混合機制及影響,制粒分類方法。
4. 干燥原理,方法
(十二)固體制劑
1. 片劑的概念、分類及特點,片劑常用的輔料及其特性;片劑的制備方法與分類;濕法制粒技術和固體的干燥技術。
2. 散劑的概念、特點及制備方法;顆粒劑的概念、特點、制備、質量檢查;
壓片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糖衣包衣工藝與材料、薄膜包衣工藝與材料;膠囊劑的概念、特點、制備方法;滴丸劑的概念、特點、制備方法;膜劑的概念、特點、常用的膜劑材料及特性。
3. 重點內容,常用輔料及特征性質,壓片過程常見問題處理方法。硬膠囊劑囊材及膠囊殼分類。
4. 滴丸劑基質。
?。ㄊ┙浧そo藥制劑
1. 常見經皮吸收促進劑。
2. 軟膏劑基質分類及常見輔料作用。
3. 乳膏劑常見基質及組方分析,工藝流程。
4. 凝膠劑概念,常用基質材料,如卡波姆、纖維素衍生物等。
5. 涂膜劑常用材料。貼膏劑概念,分類。貼劑種類、輔料。
?。ㄊ模つそo藥
1. 影響肺部給藥因素,氣霧劑分類和組成,噴霧劑定義,特點。
2. 直腸生理特點及黏膜給藥特點,影響給藥因素,栓劑置換價計算方法。
3. 眼黏膜遞藥吸收途徑及作用特點。
4. 鼻黏膜遞藥:鼻腔吸收特點,影響遞藥因素
5. 陰道粘膜遞藥,影響給藥因素
?。ㄊ澹┚忈?、控釋制劑
1. 控制溶出原理,擴散釋藥機理:貯庫型、骨架型制劑分類,釋藥特點,滲透泵釋藥特點及原理。
2. 緩釋、控釋、遲釋制劑的定義及釋藥原理和方法;緩釋、控釋制劑特點;微囊的定義、物理化學法的定義、單凝聚法和復凝聚法制備微囊的原理及特點;脂質體的定義及理化性質。
3. 釋放度測定方法,釋放測定取樣時間點設計特點,體內外相關性, 新
2020 藥典歸納分類。
4. 擇時給藥,定位釋放制劑概念,原理。
5. 注射用微球微囊涉及的材料,微囊制備原理,納米粒、脂質體制備方法,包封率、載藥量定義。
(十六) 靶向制劑
1. 靶向制劑的分類;被動靶向制劑的遞藥原理;主動靶向制劑遞藥原理物理化學靶向制劑的遞藥原理;靶向制劑的評價。
2. 重點:分類,評價指標。
?。ㄊ撸?生物技術藥物
1. 生物技術藥物的研究概況、生物技術藥物的結構特點與理化性質;蛋白質類藥物的一般處方組成;液體劑型中蛋白質類藥物的穩定化;疫苗的定義。
2. 生物技術制劑特點及穩定性。
3. 疫苗制劑分類。
(十八) 現代中藥制劑
1. 中藥制劑的概念;中藥制劑的種類及特點;藥材的預處理、浸出方法及
各自特點;合劑、錠劑、湯劑、酒劑、酊劑、流浸膏劑與浸膏劑的概念與特點;顆粒劑的概念、制備方法。
?。ㄊ牛?藥物制劑穩定性
1. 處方因素對藥物制劑穩定性的影響及解決方法;外界因素對藥物制劑穩定性的影響及解決辦法,藥物制劑穩定化的其他方法。
2. 重點內容:藥物穩定性動力學基礎,pH 和 pKa,定性實驗方法。
(二十) 藥包材
1. 藥包材概念,分類,重要性。
2. 藥物與包材相互作用機理及常見藥包材。
(二十一)藥物制劑設計
1. 藥物設計的意義及目的和基本原則;給藥途徑和劑型的確定原則、劑型與藥物吸收的關系、制劑的評價與生物利用度的關系;藥物制劑設計處方前研究內容及常用方法、藥物理化性質測定方法、溶解度和 pKa、油水分配系數、藥物溶出速率、藥物鹽型、多晶型、吸濕性、粉體學性質;藥物穩定性和輔料配伍研究;處方前生物藥劑學研究;藥物制劑處方和工藝設計及優化。
2. 重點:設計目的原則。
3. 質量源于設計的概念,劑型設計依據,處方選擇輔料及工藝。常見優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