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力行,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學科優勢,5月30日,走進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鄉村振興建言獻智。
上午,山東財經大學2020級MPA政府管理方向學員們在三澗溪村村主任葉貴芬的指引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參觀了三澗溪村委黨群服務中心,了解了三澗溪村的歷史、黨組織的發展歷程、黨組織建設經驗和先進做法,以及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村民創業致富取得的可喜成果。
隨后,學員們參觀了三澗溪鄉村振興館,聽取了關于村內經濟發展及相關項目規劃建設運營情況的講解,學習了三澗溪村黨委在書記高淑貞帶領下,抓班子帶隊伍,抓產業謀發展,抓環境優生態,抓人才強服務,抓文化促和諧,由亂到治、富民強村的先進事跡。
在三澗溪村鄉村振興展館,參加活動的全體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響徹展館上空,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堅定決心觸動在場每一位黨員的心弦。
通過本次實踐教學活動,進一步激勵了MPA學員黨員干部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工作,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骨干帶頭作用,不忘初心使命,牢記為民擔當,以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務實的作風干好工作。
下午,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暨校外合作指導教師聘任儀式在三澗溪村鄉村振興學院正式舉行,山東省委委員、章丘區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三澗溪村村委會主任、村黨委委員葉貴芬,三澗溪村村黨委委員葉玉輝,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兼MPA中心主任、泰山學者張紅鳳,MPA中心副主任牟芳華,政府管理系主任張寶峰、教學管理部張雪、對外合作發展部張彬及MPA中心2020級政府管理方向學員近80人參加本次儀式,儀式由MPA中心副主任張禹主持。
張紅鳳致辭,她指出,實踐教學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三澗溪村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的代表,在農村改革發展、脫貧攻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合作建立公共管理碩士(MPA)教學實踐基地,將為MPA學員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提供良好舞臺,有效提升學員們的專業能力、科研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和團隊意識。
高淑貞對學校一行表示熱烈歡迎,簡要介紹了三澗溪的基本情況,表示將為山東財經大學的教育實踐活動提供資源支持,希望雙方以實踐教學基地建立為契機,加強交流協作,促進優勢互補,探索校地合作、協同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山東財經大學的人才優勢,助力三澗溪村高質量發展,攜手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隨后,張紅鳳和高淑貞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并為基地揭牌。
牟芳華為高淑貞頒發校外合作導師聘書。
儀式結束后,山東財經大學MPA中心合作導師高淑貞為2020級MPA學員作專題講座,著重講述了作為三澗溪村黨建工作帶頭人,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黨建工作融入到鄉村振興各領域,滲透到由亂到治、由窮到富、由弱到強的全過程,聚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奮斗歷程,展示了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真情為民的黨員領導干部風采。她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建引領,要大力培樹典型,營造濃厚氛圍;要發揮比較優勢,拉長特色長板;要綜合協調發展,講好鄉村故事;要立足于先干實干,投身鄉村振興,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
講座結束后,張禹向支持基地建設工作的高淑貞表示由衷感謝,高度贊揚了三澗溪村以黨建引領發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走出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的生動實踐。
在現場教學環節,張寶峰以鄉村治理理論框架為分析手段,以鄉村治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與三澗溪“亂”時存在的問題做對比,把普遍性問題與特殊性問題做了區別分析,深度剖析了三澗溪村由“亂”到“治”的一般原因和特殊根源。通過分析三澗溪治理模式的一般做法和獨特做法,從中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指導原則,為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治理范本、指導原則。
這次實踐教學,以鮮活的現場案例刺激著同學們的感官,從治理實踐的體驗性感覺升華到對治理理論的深度理解和熟練應用,充分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學員既在實踐過程中印證了理論,又在實踐過程中提升了對理論的理解,為這些在一線工作的學員提高工作能力尤其是鄉村治理能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接下來,山東財經大學MPA中心將切實加強實踐教學和社會調研,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樹品牌,以服務社會為目的”的辦學理念,強化高素質和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優化課程體系,注重學生公共管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傾力打造山東財經大學MPA教育品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