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
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社會主義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需要的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基本規格要求:
1、掌握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令,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努力為人民服務,勇于開拓,艱苦創業,聯系群眾,遵紀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2、掌握比較寬廣的現代管理知識和必要的基礎理論,了解中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現代管理理論的新發展。
3、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包括應變、判斷、決策能力、組織指揮能力并善于處理人際關系。
4、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并且有處理外事事務及一般對外交往的能力。
5、身體健康。
學制安排:
采取非全日制(半脫產或在職學習),采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結合,視其修滿學分與完成論文情況確定學習年限,最少為2.5年,最長為4年。
培養方式:
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要堅持"寬、新、實"三原則。即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要適當地拓寬;科學技術與公共管理知識要能動地趕上國內外不斷變化的新潮流;根據中國的實際國情,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來設置有關課程。
2、每個學生應修學分不少于44,其中核心課30-32學分、專業方向必修課6-8學分、選修課8學分。學生還至少需聽取5個以上的報告、講座(計1學分),參加社會實踐環節,進行公共管理與政策研究的社會調查或實習(計1學分)。
3、學生在校期間需嚴格管理,擬采用簽定協議的方式,其中內容涉及考勤、請假、課間紀律等。采用周末上課的方式,第一、二學期完成核心課程,第三學期開設其余課程;講座每學期開設5個,從第一學期開始開設,三年內開完。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有效工作時間應不少于六個月。論文題目應緊密結合中國經濟改革、對外開放的新形勢,結合社會主義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現實要求,在導師組的指導下慎重選題,論文篇幅應在3一5萬宇,強調質量第一。論文評分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詳情查看:重慶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研究生論文評分的三大依據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