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我校第三屆博士生學術道德和科研創新專題會議在學院南路校區學術會堂召開。副校長馬海濤,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院院長張學勇,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梅冬州,我校優秀博士生代表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朱泳奕、經濟學院亢延錕,全體2020級在讀博士生(含碩博連讀生),研究生教務秘書及研究生院相關工作人員共2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研究生院副院長肖鵬主持。
馬海濤副校長對參會的博士生們提出了寄語與期望。他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博士生教育更是研究生教育的塔尖,博士生培養的質量是一個學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體現。他希望我校的博士生們,一是能志存高遠,努力做本專業科研領域的引領者。二是能堅守社會的良心,做正直的人,做誠實的學問,堅決杜絕任何學術不端。三是腳踏實地,肯坐冷板凳,切忌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四是突破學科內思維定式的禁錮,尋找更多的創新生長點。善于和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同行切磋,互相汲取經驗。
梅冬州教授結合自身經驗以“如何從國家重大政策中選擇研究問題”為題進行了分享。他首先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做研究要著眼于重要的問題,并且應該從重大現實問題和重大理論問題兩個方面入手。隨后他從國家重大策略出發結合實際案例,以詳實的數據和材料從三個選題思路向同學們介紹了論文選題和學術研究的寶貴經驗。最后他寄語我校博士生要研究重要問題,做出重大成果。
張學勇結合自身科研經歷,以“為什么要做科研”等一系列問題入手,從科研興趣、動力、目標、價值等方面分享了科研之路的艱辛與收獲,為同學們釋疑解惑。他介紹了近年來我校研究生培養管理與科研創新培育機制的發展變化,展示了部分優秀博士生科研成果以及博士生深入扶貧一線開展實踐調研的家國情懷,希望同學們在科研道路上不忘初心,以現實問題為切入點,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朱泳奕以“跨學科研究的論文寫作與發表為題,結合自身研究心得進行了經驗交流。他從為什么做跨學科研究、如何進行跨學科研究、論文撰寫及論文投稿等方面分享了跨學科論文寫作與發表的體會與感悟,他希望博士生們能夠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基于中國故事,使用前沿方法,做有價值、有深度的研究。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亢延錕從自身英文論文撰寫及投稿的經歷出發,在論文選題、論文寫作要點和注意事項、如何投稿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博士生們較快地了解學術研究的要義,少走彎路,多出成果。
最后,肖鵬對當前我校研究生培養與學位相關政策做了詳細的解析,從培養方案、學籍管理、教學管理與改革、學術支持等方面講解了我校博士生培養方面的相關政策,從學術交流支持、博士重點選題、科研創新基金、國際化等維度介紹了我校對博士生科研的大力支持,從學位論文過程管理制度改革、學位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等方面說明了博士生盡早著手科研探索的必要性。
中央財經大學博士生學術道德和科研創新會議,是我校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學校持續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從制度上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和管理體系,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支撐我校的“雙一流”建設。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