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
下半年學位授予工作即將開始,本次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學部會議初步定于2021年6月22日、23日,現(xiàn)將本次學位工作注意事項重申如下:
一、學位論文預答辯和盲評工作
(一)博士學位論文
預答辯和盲評論文提交工作4月1日前完成,各單位在盲評前將學位論文提交研究生院進行初檢。博士學位論文全部進行雙盲評閱,由學校委托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工作平臺盲評5份,論文送審采用網(wǎng)絡送審形式。
博士學位論文盲評結果處理:如果5份盲評意見中有1份及以上為C項,申請人不得參加當次答辯;如果5份盲評意見中僅有1份為C項,其它4份均為A項,可以申請當次復評,復評通過后可以參加答辯;對于盲評意見1份及以上總體評價低于80分的申請人,教授委員會須重點審核并有權對其作出延期決議,延期的申請人須修改論文不少于3個月,經(jīng)導師審閱把關后提交下次教授委員會審議,審議通過后方可參加答辯。
(二)碩士學位論文
預答辯和盲評論文送審工作4月15日前完成,各單位在盲評前將學位論文提交研究生院進行初檢。碩士學位論文全部進行雙盲評閱,由培養(yǎng)單位負責送校外專家盲評3份,原則上送省外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進行盲評。
碩士學位論文盲評結果處理:如果1份及以上盲評意見為C項,申請人不得參加當次答辯,原則上延期的申請人須修改論文不少于3個月。如果3份盲評意見中僅有1份為C項,其它2份均為A項,可以申請當次復評,復評通過后可以參加答辯。
二、學位論文答辯工作
學位論文答辯工作要求6月10日前完成,培養(yǎng)單位必須主動邀請督導委員會委員參與答辯環(huán)節(jié)。答辯階段邀請專家,注意避免邀請有風險地區(qū)人員,若必要,可采取線上答辯。
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組成要求不低于7人,成員應當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其中博士生導師不少于半數(shù),且至少有2或3名校外專家,答辯委員會主席原則上由校外博士生導師擔任。申請人導師不能聘為答辯委員會成員,并且不得參加申請人的答辯過程。培養(yǎng)單位要嚴格按照論文答辯程序,保證充足的匯報、質疑和答辯時間,博士生答辯時間不能少于2小時。
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組成要求不低于5人,其中碩士生導師不少于半數(shù),且至少有1名本校和申請人所在單位以外的專家。專業(yè)學位答辯委員會應有1名該專業(yè)領域行業(yè)企業(yè)部門的專家。申請人導師不能聘為答辯委員會成員,并且不得參加申請人的答辯過程。培養(yǎng)單位要嚴格按照論文答辯程序,保證充足的匯報、質疑和答辯時間,碩士生答辯時間不能少于1小時。
三、復制比檢測工作
實行兩次復制比檢測,初檢在預答辯前進行,終檢在學院教授委員會召開前3天進行,所有本次擬申請學位人員的學位論文必須進行終檢(學位論文命名格式為:作者姓名-學號-論文題目;學位論文格式為word;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放在兩個文件中),請各單位務必將最終版匯總刻盤提前報送,最遲于學院教授委員會召開前3天提交學位辦,留夠充足的檢測時間以保證檢測結果及時反饋學院。
學院教授委員會應對檢測結果嚴格審核把關,碩士學位論文總復制比<30%且去除本人復制比或去除引用復制比<20%,博士學位論文總復制比<30%且去除本人復制比或去除引用復制比<15%。對因學位論文復制比檢測問題未通過學位申請的,學院教授委員會須作出半年或一年內重新修改論文的決議。
檢測結果超標的原則上不提交本次三級學位審議,學院教授委員會審議認為不影響學位論文質量的,須提交學部會議審議。支持各單位根據(jù)學科情況提高論文質量要求,降低或逐步降低本單位學位論文復制比檢測的最高限額,但須提前告知導師和學生。
四、涉密及不宜公開學位論文認定工作
涉密及不宜公開學位論文認定工作須嚴格按照《鄭州大學研究生涉密及不宜公開學位論文管理暫行規(guī)定》執(zhí)行。(特別強調:嚴格不宜公開學位論文申請及審批程序。涉密學位論文按照文件第六條規(guī)定執(zhí)行,必須在開題前提出申請;不宜公開學位論文按照第十二條規(guī)定執(zhí)行,必須在預答辯前提出申請。培養(yǎng)單位須認真審核申請人是否符合文件規(guī)定的不宜公開學位論文條件要求,嚴格控制申請不宜公開學位論文人數(shù),杜絕為逃避論文上網(wǎng)而申請不宜公開的現(xiàn)象。未在文件規(guī)定環(huán)節(jié)提出申請的不予受理。)除學位授予工作要求的流程外,增加不宜公開學位論文的答辯程序,該答辯由培養(yǎng)單位負責統(tǒng)一組織,根據(jù)申請人數(shù)可安排在答辯環(huán)節(jié)、教授委員會環(huán)節(jié)或單獨組織,該答辯要求督導委員會委員參加,除不宜公開學位論文審批表外,培養(yǎng)單位還需提交不宜公開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報告。
五、各單位6月18日前須提交學位辦預審材料
1.《學院教授委員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情況表》。
2.《2021年6月學位審核情況統(tǒng)計表》。
3.文字匯報材料包括:本次教授委員會擬授學位人員情況,未通過論文盲評、答辯、復制比檢測、教授委員會審核等環(huán)節(jié)的人員情況,不宜公開學位論文申請人數(shù)及答辯工作報告,教授委員會審核申請博士學位人員學位論文修改情況。
4.經(jīng)學院教授委員會審核同意需上報學部會的不宜公開學位論文匯總表(不宜公開人數(shù)、理由、時間等由各學院在學部會上具體匯報)(學部會審核通過后三天內學院統(tǒng)一送申請書至學位辦蓋章)。
5.申請博士學位人員科研成果原件或相關證明。(請一人一袋注明學院、姓名,內附一份教授委員會審核過并簽過字的簡況表,由學部委員及學位辦分別核查,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結束后各學院來學位辦領取)
6.教授委員會主任簽字蓋章的《鄭州大學申請博士學位人員學位論文修改情況報告》每生1份(務必單面打印)。
7.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人員本科學歷學位認證報告、全國統(tǒng)考合格證明及科研成果原件或證明材料(臨床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專業(yè)的還需提交規(guī)培證原件),并附審核名單;在職博士的碩士學歷學位認證報告、英語統(tǒng)考合格證明、規(guī)培證、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證書。證書一人一袋裝好注明學院、姓名并附審核名單;在職專業(yè)學位按要求提交材料。各學院教授委員會結束后盡快整理上述材料到學位辦提前預審。
8.所有提交本次學部會議審核的在職申請學位人員學費繳納情況證明。(具體要求見:研究生院-學位工作-博士、碩士學位申請)
9.學院教授委員會未全票通過者名單。
10.除三級學位授予議題外,其它各單位需提交學部討論的議題。
11.經(jīng)教授委員會審核同意需上報學部會的《鄭州大學榮譽碩士統(tǒng)計表》。
六、各單位須直接提交學部會議審核材料
1.博士研究生
①申請博士學位學部表決票一式15份及電子版。
②申請博士學位簡況表一式15份(全日制博士表決票必須使用系統(tǒng)打印,按表決票順序裝訂成15份,用B4紙打印)及電子版。
博士學位簡況表中科研成果部分,若成果是學術文章,請各學院在每篇文章后“成果收錄情況”欄標注清楚文章收錄情況(CSSCI、SSCI、SCI、EI、核心;如果為SCI收錄,請注明中科院分區(qū)以及影響因子),若是其它成果形式,參照以上格式盡量詳細填寫。教授委員會核簽部分必須為審核人手寫簽字。
③教授委員會主任簽字蓋章過的《鄭州大學申請博士學位人員學位論文修改情況報告》每人10份。
④雙盲評閱意見書。
2.碩士研究生
①申請碩士學位學部表決票一式13份及電子版,表決票必須使用系統(tǒng)打印。
②申請碩士學位簡況表1份,簡況表必須使用系統(tǒng)打印,并按表決票順序裝訂。
3.在職申請學位人員
①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學部表決票一式13份及電子版(按不同類別排序)。
②簡況表一式13份(按表決票順序裝訂成13份)。
七、其它要求:
1.各學院主管院長代表教授委員會向學部委員會匯報本單位擬授學位人員情況(擬授予各級、各類學位人數(shù),未通過論文盲評、答辯、復制比檢測、教授委員會審核等環(huán)節(jié)人數(shù)及原因等)、教授委員會審核申請博士學位人員學位論文修改情況,申請不宜公開學位論文的情況(含標準、通過人數(shù)、不宜公開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報告)等。
2.學院教授委員會未全票通過者,申請人須在學部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上現(xiàn)場答疑,詳細說明本人學位論文可能存在的質疑,由學部學位評定委員會做出審核意見,學部學位評定委員會未通過申請人答辯的駁回申請,申請人修改學位論文至少半年后重新進行三級學位審核程序。
召開學部會議時各學院應攜帶教授委員會會議記錄本提前候會,并準備好上述材料。
3.具體時間安排
學位授予工作時間節(jié)點和工作安排
時間節(jié)點 | 工作安排 |
學位論文預答辯前 | 第一次復制比檢測即初檢 |
博士4月1日前 碩士4月15日前 | 學位論文預答辯、提交論文盲評 |
6月10日前 | 學位論文答辯 |
學院教授委員會議前3天 | 第二次復制比檢測即終檢 |
6月18日前 | 三級學位審核:教授委員會會議 |
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學部會議前3天 | 向學位辦提交申請學位預審材料 |
6月22-23日 | 三級學位審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學部會議 |
7月1日前 | 三級學位審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 |
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議結束后2天內 | 學位申請書蓋章、學位證書領取 |
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結束7天內 (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 檔案整理及歸檔 |
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結束后7天內 | 紙質版學位論文上交(博士3本、碩士2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