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全面實施博士生綜合教育改革,依托一流導師團隊開拓優質生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我校“雙一流”建設,經學校研究,決定實施廈門大學“南強優秀博士生培育計劃”(以下簡稱“南強優博計劃”)。
一、實施目標
依托一流學科和重要科研平臺、一流導師團隊,開拓一流生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青年學術拔尖人才和未來科技領軍人物,推動產出高水平、標志性科學研究成果,推動學科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
二、學生入選基本條件
1.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遵紀守法,品德端正、身心健康,對從事學術研究有強烈愿望和濃厚興趣。
2. 原則上來自世界一流建設高校或一流建設學科,或已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或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取得重要進展,有突出科研能力和培養潛力。
3. 本學科2位知名專家推薦。其中,碩博連讀還需導師提名推薦。
4. 學生報考的導師應為“南強優博計劃”的指導教師。
三、入選該計劃的學生待遇
1. 從2022級博士生開始,學校每年計劃全額資助200名;參照“南強優博計劃”標準,由校院共同資助不超過200名。
2. 除享受其他博士生同等獎助學金待遇外,在學校規定學制年限內每學年可額外獲得學校專項資助,具體標準:中期考核前1.5萬/學年,通過中期考核后2萬/學年,總資助期不超過5年,中期考核不通過則停止資助。
3. 學生不因入選“南強優博計劃”而減少應享受的其他待遇。
四、導師遴選基本條件
首先應堅持立德樹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原則上應具有教授職稱。
除此之外,滿足如下條件之一即可:
1. 所在學科帶頭人或學術骨干。包括在聘的講席教授、南強特聘教授、南強重點崗位教授和南強青拔A、B類人才。
2. 在研主持或近三年作為主持人立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項目或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其他同級別項目。
3. 所指導的博士生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業界公認的國內外頂級科技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或同等水平期刊)發表論文或論文入選ESI高被引或熱點論文,或近三年指導的博士畢業生獲得中國科協青年托舉計劃、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或近五年在“雙一流”A類高校擔任專任教師。
4. 獲得近三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及以上獎項者;或獲得近三屆國家級科學技術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科學技術)二等獎及以上獎項者。
5. 近三年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取得突出業績,或研究成果為副國級及以上政府、機關或領導采納或批示。
五、培養原則及要求
1. 堅持一流培養。堅持高標準和嚴要求,對進入“南強優博計劃”博士生設置詳細的培養要求和培養計劃。
2. 堅持個性化培養。充分尊重導師組在招生、培養過程中的自主性,鼓勵導師組為入選計劃的每個博士生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鼓勵跨學科制定培養方案。優先推薦入選的博士生申請各類基金項目。
3. 堅持國際化培養。學校資助通過中期考核的博士生每人參加一次國際學術會議或訪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