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學位辦、有關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對我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規定如下:
一、培養目標
(一)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能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盡職敬業。
(二)具備實踐要求的知識結構、思維特征和應用能力。掌握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善于思考,勇于創新,能夠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實務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三)具有健康、自信的心理素質,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出色的領導能力。
(四)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流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二、學習年限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制按照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要求規定,全日制研究生一般為2-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為3年。
學習年限具體管理辦法參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學籍管理細則》執行。
三、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應根據我院相關專業特點及培養要求制定。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由各專業學位管理部門報送教務處審查備案。
四、培養方式
(一)培養方式實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方式;實行學分制。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組管理方式,針對每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成立指導小組,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三)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要緊密銜接。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
(四)突出專業學位教育應用性強的特點,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式采取課堂講授、案例分析、模擬訓練、學術講座及研討、參觀學習、社會調查等多種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式電化教學媒介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五)因材施教,鼓勵和發揮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分為必修課與選修課兩類。必修課為必須掌握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選修課則為不同領域內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拓寬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知識面。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由各專業學位管理部門負責安排,并于每學期末將下學期的課程安排計劃表報送至教務處審查備案。
(一)課程設置原則
1.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應體現專業學位教育高層次、寬基礎、實務性的特點和要求,符合國家有關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要求。
2.必修課應體現本專業研究生在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方面應具備的寬度和水準。選修課程要按拓寬基礎,擴大知識面的要求開設。各學科專業應根據需要開設選修課。提倡研究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跨專業、跨學科選修課程。
(二)學分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必須取得規定的學分后方可進入申請學位論文答辯程序。具體學分要求參見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六、考核管理
各專業學位管理部門應按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學習成績考核規定》的有關要求組織考試,報送成績。其中涉及緩考、重修、改修的手續由專業學位管理部門負責辦理。
七、教材的編寫和使用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按照各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有關要求使用教材;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組織授課教師編寫教材。使用和編寫教材情況需報送教務處審查備案。
八、教學檔案管理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每學期的教學材料(包括講義、作業、試題、案例等)須由各專業學位管理部門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九、學業審查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業審查由教務處進行。教務處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進行答辯資格審查前,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進行學業審查。
十、學位論文
(一)學位論文必須在指導教師或指導小組的指導下由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獨立完成。
(二)學位論文選題應體現專業學位的特點,密切結合實際,能夠體現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的理論知識及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體現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專業領域有關工作的能力。
(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用于撰寫專業學位論文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學期。
十一、本規定自2010級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開始執行。
目前在讀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要求參照此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