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與要求
(一)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符合國家心理健康服務事業發展需求,能夠熟練地將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工作實踐,具有良好職業勝任力和科學素養的高層次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門人才。
(二) 具體要求
1.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素養;具有仁愛之心和嚴謹的職業操守。
2.掌握較扎實的心理學專業基礎知識:全面、系統地了解當代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的科學方法、理論范型及相關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方向的專門知識、實踐技能和實務規范;初步養成合格專業工作者的職業態度和價值觀。具備從事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實務、教學和科研工作所需的職業勝任力。
3,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
4.身心健康。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的人員。
三、學制
全日制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非全日制學習年限一般為3一4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18個月(見習實習不算在內)。
四、師資隊伍
1.校內專任教師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骨干教師不少于3人。教師團隊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不少于60%,持有本行業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不少于50%。
2.組建“校內專任教師+外聘行業兼任教師"的教師團隊。校內專任教師與外聘兼任教師的比例以2:1左右為宜。外聘教師應是本專業實踐領域的行內專家,主要擔任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
3.成立本專業(或專業方向)教研室,負責本專業(或專業方向)研究生培養事務。
五、培養方式
1 .實行班級教學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培養方式。班級教學主要以課程教學形式實行,個別指導主要以導師制形式實行。
2,實行課堂教學和實踐訓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實踐訓練以見習和實習為基本形式。
3.強化實踐教學。課堂教學要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策略;見習實習環節要求內容明確,指導教學有過程管理。
六、課程設置
課程結構由學位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四個模塊組成,總學分不少于44個學分。具體課程設置如下:
l .學位公共課程(4學分)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1 | 外語 | 2 |
2 | 政治理論 | 2 |
2,專業基礎課程(不少于20學分)
編號 | 課程名稱 |
心理學研究方法:基礎與應用 | |
心理統計:基礎與應用 | |
心理測量:基礎與應用 | |
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 | |
心理咨詢與治療過程與方法 | |
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倫理 | |
心理評估與診斷 | |
異常心理專題 | |
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導論 |
3,專業選修課程(不少于12學分)
辦學單位可根據本校條件和專業取向,從專業選修課中組合出偏臨床心理和偏咨詢心理的課程模塊,從而形成自己的培養特色。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1 | 家庭心理治療 | 2 |
90 | 團體咨詢與治療實務 | 2 |
CO | 心理危機干預 | 2 |
一 | 創傷治療 | 2 |
健康心理學 | 2 | |
^0 | 行為矯正與治療 | 2 |
0' | 學習輔導 | 2 |
8 | 生涯規劃與輔導 | 2 |
學校心理學 | 2 | |
0 | 社區心理學 | 2 |
.1 | 性心理咨詢與治療 | 2 |
90 | 丿L童青少年心理咨詢與治療 | 2 |
190 | 多元文化心理咨詢 | 2 |
一.14 | 特定障礙的循證心理治療 | 2 |
.1 | 心理學論文寫作 | 1 |
1 | 其他 |
4.專業實踐課程(不少于8學分)
學生在第二、三學期進行專業見習,在第四、五、六學期進行專業實習。此外,學生還應參加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并提交報告或總結。見習、實習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時間要求見下表,見習、實習的具體安排要考慮相關課程的順序和銜接(例如精神病學見習應該安排在變態心理學課程同時或之后):
編號 | 課程名稱 | 實習時數 | 學分 |
1 | 心理障礙診斷評估見習(精神病學見習) | 不少于60小時 | 1 |
2 | 心理咨詢/治療見習 | 不少于40小時 | 1 |
3 | 心理咨詢/治療實習(個體和團體咨詢/治療) | 實習總時數不少于200小時,其中受督導的實習不少于100小時(其中個體督導不少于30小時) | 4 |
4 | 學術活動 | 1 | |
5 | 社會實踐活動 | 1 |
七、學習評價
1 .重視學習的過程評價和成績記錄,使學習評價能夠真實、充分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專業水平,使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夠成為其進入職業市場的可靠憑
2,課程學習評價以考試和考查為主要形式。課堂教學課程以考試為主,實踐教學課程以考查為主。考試以百分制評定成績,考查以等級制(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個等級)評定成績(可以結合定性評價)。
3,應根據課程特點,設計有針對性、多樣化的考試考查形式,考試考查應能覆蓋課程的基本內容。考核形式可包括閉卷筆試、開卷筆試、口試、平時作業、調查報告、讀書筆記、實習報告、課程論文、教案設計、案例分析、文獻綜述、督導師評定、實習指導教師評定、會談過程分析、標準當事人模擬會談,等等。
4.實踐學習環節的考核應該有細分的考核指標(參見《實習教學細則》);應該山督導師或實踐指導教師負責,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評定。
八、學位論文
1 .學位論文選題應突出實踐取向,致力于發現、理解、解決專業實踐中的問題。
2,學位論文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要適度、合理。
3.學位論文可以包括實驗研究、調查研究、項目設計、典型案例分析等研宄類型,論文寫作須符合研宄生論文體例要求。
九、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實習實踐等培養環節,取得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應用心理碩士專業學位。
十、其他
同等學力或跨學科專業錄取的碩士研究生,均須補修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見下表)至少4門;學生應于入學后到相應本科生課堂學習,參加統一考試并取得合格的成績。補修課程不計學分。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學生補修課程
編號 | 課程名稱 |
1 | 普通心理學 |
90 | 社會心理學 |
CO | 發展心理學 |
.4 | 人格心理學 |
心理統計 | |
^0 | 心理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