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培養單位: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鏈已波及多個省市,疫情擴散風險大,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健康以及秋季學期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工作通知如下:
一、持續做好學生疫情防控管理工作
1.加強學生報備、臺賬管理
(1)隔離報備。對于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需隔離的學生,各單位應明確要求學生及時報備。學生解除隔離觀察后,須第一時間向所在單位報告。且未經批準,暫緩返校。
(2)離校、返校報備。所有學生離校、返校均須向所在單位嚴格履行審批程序和行程健康信息報備制度。
(3)學生臺賬管理。各單位要每日掌握學生健康動態日報和位置行程情況,掌握在校學生人數、當日返校學生人數和離校學生人數、隔離及解除隔離學生信息等,做好工作記錄臺賬和學生“一人一檔”工作記錄,確保學生底數清楚、行程可追蹤、家校有協同。
2.加強留校學生管理
(1)學生進出校園管理。各單位要明確在校生必須遵守學校進出管理規定,嚴明“非必須不離校”紀律要求;確有正當事宜需要外出的,須向學院履行請假手續。研究生嚴格落實導師負責制,對于研究生新生提前來校(在校)參加導師科研活動的情況,要切實履行“誰審批、誰負責”工作要求。
(2)學生疫情排查工作。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學校疫情防控要求,排查各類中高風險地區、重點地區返校學生,及時防堵安全漏洞,發現異常情況第一時間上報學校。
(3)做好應急預案處置。各單位要根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對在校學生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時,須第一時間上報所在單位,并嚴格按照學校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預案安排值班教師帶往校醫院進一步診斷。相關情況應及時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本科生院或研究生院報備,并根據校醫院診斷結果和疫情防控安排做好后續處置措施。
3.加強疫情防控宣傳
(1)做好個人防護宣傳。各單位要引導并要求學生非必要不外出;保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等良好衛生習慣;不扎堆、不聚集,文明用餐;時刻關注個人和家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2)做好疫苗接種宣傳。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各單位要繼續鼓勵、督促符合接種條件的學生盡快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二、做好暑期實習實踐工作應對預案,建立即時調整機制
1.加強實習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
(1)加強各實習點的疫情防控嚴格管理。周口店、北戴河、秭歸實習基地要及時了解掌握、嚴格執行屬地政府的各項防控規定和要求。在基地實習師生員工按照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嚴格自律,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和個人日常防護工作。
(2)加強學生往返實習點期間的個人防護。提醒學生往返實習點途中備足個人防護用品,按照國家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學生,暫停赴基地實習。老家位于中高風險區的在站實習學生,可申請直接返回學校。
2.做好實習實踐工作預案和適時調整機制
(1)做好針對性實習預案。針對各類實習(含基地實習),學院和實習隊要做好疫情形勢下針對性應急預案。赴各基地實習學生須符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對于不符合要求無法實地實習的學生,請學院通過網課資源、視頻連線直播、編寫報告等方式助力學生完成實習實踐任務。
(2)建立實習實踐調整機制。對于各類學生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等活動,學院、教師和團隊負責人要適時關注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學校通知,及時做出調整。并將調整措施及時傳達到每一個學生、團隊和指導老師。停止中高風險區的各類線下實踐,調整為線上或其他途徑。學生的所有實習實踐出行活動都必須通過報備程序經所在學院批準同意。
三、提前做好秋季學期教學工作部署,確保教育教學平穩
1.提醒教育教學相關人員合理安排暑期行程
各學院應提前梳理秋季學期教育教學任務,科學合理部署秋季學期工作。及時提醒教職員工合理安排暑期行程,必要時提前28天返漢,尤其是秋季學期第一、二教學周有教學任務的教師。對于8月3日后因疫情被隔離等原因無法按時返漢的應及時報備,學院盡早制定上課預案。在漢教職員工嚴格執行“非必要不外出”政策,減少聚集,減少流動。
2.做好中高風險區無法及時返校學生的學習應對工作
學院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不能按時返校上課的學生要及早向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報備,提醒任課教師做好線上線下同步授課的準備。學校部署超星和雨課堂兩個教學平臺支持教師線上教學,學院負責做好通知和相關組織安排工作,教師要做好同步授課的準備與教學組織。
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
2021年7月31日